首次!西湖大学博士生,一作发Nature!
2023-03-17 14:16:44 0 246
光发射,在爱因斯坦因发展其量子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世纪后,已经成为探测材料化学和电子特性的主要实验方法。重点主要是分析初级光电子,即在材料内部被入射光子激发的电子,向表面传播而不被散射,最后逃逸到真空。相比之下,二次光电子的光谱结构,即在传输到表面的过程中由于非弹性散射过程而遭受能量损失的光激发电子,尤其是位于光发射光谱的低动能区域,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界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
初级光电子主要带有电子基态的指纹,但次级光电子也编码了与多体激发态相关的复杂物理学特征,以及散射和传输过程中涉及的非平衡动力学特征,这些都是六十多年前提出的三步模型所描述的现象。尽管后来发展了一步法和其他更多的最新进展,对光发射过程的全面量子力学描述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直接从二次光发射光谱(SPS)中获得定量的见解或发现新的物理现象一直是一个挑战。
在材料方面,二次光电子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它决定了高效光阴极材料的性能,这些材料通常在本体或表面缺乏结晶性。一个典型的SPS具有连续的、整体无特征的线型和扩散的角度分布,没有远离光发射阈值的色散。二次光发射的这些特征为与光电阴极有关的实验和理论方法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些方法是基于通过整合动能和/或角度自由度获得的物理参数,并被证明在评估和理解大多数现有光阴极的性能方面是令人满意的。这使得人们乐观地认为,目前的研究范式足以满足各种应用所需的持续材料发现和性能改进。
本文为e测试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文章
-
4年8篇CNS,29岁的她再获百万大奖,这个优秀的女孩当年却差点退学...
2022-11-11 0 766
-
2024-11-22 0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