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测定的四大光谱法(二)----红外光谱
2022-08-24 10:06:41 0 303
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法。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征性,可以采用与标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对比的方法来做分析鉴定。
定性鉴别
杨纯等人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的应用针对多种抗生素和中间体鉴别方法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对药品进行鉴别。在阿胶真伪鉴别中,针对阿胶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开展采集工作,通过应用多重散射校正以及小波变换完成光谱的预处理工作之后,采用相似度匹配以及马氏距离方法完成了质量鉴别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两种模式识别方法的应用都可以对阿胶的真伪展开有效的鉴别,鉴别结果准确性高。在药物不打开药瓶的状态下,进行无损检测分析鉴定。在中药领域,通过红外漫反射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鉴别工作。
定量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为当前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方法,田洁等人将研究的罗红霉素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红外漫反射检测,针对定量模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工作,采用的方式为一阶导数和矢量的归一化,采用的回归方式就是通过对偏最小二乘法的应用完成罗红霉素片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如今,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处理非线性体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结合进行相应研究。
在线检测和质量控制
当前阶段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经在质量方面以及在线检测方面得到应用,因为红外光谱对于水分子的测定具有一部分合频吸收带,并且特征性相对较强,其他分子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带相对较弱一些。因此在药物中,水分子的测定更加方便和快捷。由于其非破坏性优势,能够高效地对药品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含量给予检测。
根据红外光谱的特性和优势,主要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如饲料中的粗蛋白、水分、脂肪、淀粉、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并且在饲料中也会存在毒有害成分、抗营养因子和药物成分等也可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快速测定。
通过检测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饲喂价值、饲料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来评定饲料的品质。
纤维成分检测
通过红外光谱对PVC、PU进行区分。如图1中的PU图与PVC图,可以看出峰位置在1599cm -1 、1000cm -1 ~1250cm -1 的谱带吸收强度特征,这两个是与PVC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
图1.PU与PVC的红外光谱图
纤维结晶度和取向度定量分析
研究发现,谱带与结晶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成正比关系。在红外光谱仪的作用下,可以对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成霞.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纤检,2021(12):84-85.
[2] 孟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22,48(04):212-214.
[3] 纳嵘,尹慧,胡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快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22(02):44-46+50
本文为e测试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文章
-
2022-03-09 0 1162
-
2021-05-27 2 962
-
2021-10-19 0 934
-
2021-08-27 0 804
-
时隔三个月,这个生活中很常见的材料再登《Nature》,将颠覆未来光学技术!
2020-10-15 21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