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差电镜(AC-TEM)常见测试问题(二)
2022-10-24 14:52:04 0 522
Q1
单球差、双球差区别是什么,如何选择?
答:球差电镜可分为AC-TEM(使用 Image 模式时,影响成像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物镜的球差,球差校正装置安装在物镜位置) 和AC-STEM(使用 STEM 模式时,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聚光镜的球差,球差校正装置会安装在聚光镜位置)。只配了其中一种球差校正器的就叫单球差,在一台TEM上同时两个球差校正器的就是双球差。如何选择,需要看具体的拍摄要求会用到哪种模式。
Q2
双球差矫正,凹透镜分别放在什么位置?
答:简单来说,矫正器装在聚光镜下面就是矫正聚光镜的,装在物镜下面就是用来矫正物镜的。
Q3
样品不太稳定能否拍球差,我样品在透射电镜下就分解、收缩,这种可以做聚光镜球差吗?
答:这种样品很难拍,可以通过降低球差电镜的电压来尝试,比如降到60kV。
Q4
超声时间如何确定?如果样品超声后还是团聚,增加时间是否有效?
答:超声时间需要根据样品在超声过程中的分散情况来判断,分散均匀了就可以,一般5~10min。如果超声后,样品还是团聚,可以适当增加时间。另外,可以将超声后的分散液继续超声分散。
Q5
有的粉末样品易发生相变,如果超声时间长,水升温会影响粉末;如果时间短,可能又无法分散均匀,该怎么办?
答:球差电镜在样品制样时,尽量比TEM制样要稀一些。超声是必要的手段,可以想一些办法让不让水温升高。
Q6
EELS也能做线扫吗?EDS线扫能否看出内外部元素含量的不同?
答:EELS可以做线扫。EDS线扫可以看出内部和外部元素含量的不同,典型的应用就是核壳结构的线扫。
Q7
金属样品做原子级别的EDS总是飘得不行,主要是样品原因,还是测试环境和仪器的原因?
答:原子级别的EDS对样品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在电子束长时间辐照下也不变。一般是样品原因居多,这时可考虑用EELS。
Q8
HRTEM成像效果好时,可以表示原子像吗?
答:一般情况下不可以,HRTEM可以拍到原子分辨率的照片。
Q9
HAADF-STEM由于接受到的衍射信号较弱,那么原子级别的成像是不是不好拍衍射斑点?
答:原子级别的衍射可以直接用FFT变换。
Q10
样品积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①样品中含有有机成分;②样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被氧化。
Q11
怎样提前判断样品是否耐辐照?
答:首先看样品是否含有有机成分,一般有机成分不耐电子辐照。如果样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HAADF-STEM模式拍的时候也会有发白的现象。样品在拍球差之前可以先拍TEM,如果TEM看到不耐辐照,那么球差肯定也有这种现象。
Q12
如何判断拍的图片数据是否可用?
答: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些数据,然后结合文献和其他表征综合分析。
Q13
材料为C3N4上负载了Fe和Co的单原子,上次老师说区分不了,是因为看不到吗?
答:因为原子序数相差较小,难以区分。
Q14
做单原子时,经常一个箭头就说这是单原子,箭头所指的真的是这个元素吗?即便是,怎么确定就是单原子,而不是团簇?
答:如果样品的基底是轻元素,负载的单原子是某一种重元素,那么拍的亮点就是该重元素。如果是两种重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比较大,是可以区分的,更亮的是原子序数更大的;如果原子序数相差较小,是很难区分的。单原子和团簇的大小不一样,这个很好区分的。
本文为e测试综合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项目推荐
球差场发射透射电镜(球差TEM)
已下单2974次 | 满意度99%
推荐文章
-
2022-10-20 0 1254
-
2022-10-21 0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