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生物膜干涉(BLI)
2022-11-25 13:33:32 0 1550
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简称BLI)是一种无标记的、实时监测的光学检测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全方位定量分析以及蛋白浓度测定。BLI可实时监控整个分子间的结合过程,并计算出分子之间的亲和力(KD)、结合速率(ka)、解离速率(kd)等重要数据。
BLI可检测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小分子药物、抗体、病毒、细菌及细胞等各类样品,现已广泛应用于蛋白结构靶点分析、药物研发与筛选、免疫学、基因调控、信号通路、遗传学、微生物组学、病毒学、纳米颗粒、脂质体、中药提取物及天然产物分析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BLI利用光纤生物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分子结合与解离时传感器光学层厚度的变化。生物分子A结合到传感器末端会形成一层生物膜,当分子A与待检测分子B结合时会引起传感器末端分子量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膜厚度的改变。光通过传感器的生物膜层后发生透射和反射形成干涉光波,生物膜厚度的变化导致干涉光波发生相对位移。生物分子结合前后的干涉光波被光谱仪检测到,形成干涉光谱,以干涉图谱的实时位移(nm)显示出来。最后根据分子结合前后图谱的变化对待检测分子进行分析。
1、无需标记;
2、实时数据监测:可实时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动力学数据;
3、检测用量少:只需要少量纳摩尔量的样品,可以用于分析难以分离的分子样品;
4、应用范围宽:直接检测粗制的样品,甚至是样品中存在不溶解的成分,耐受各种溶液环境,只有结合到传感器表面的分子才会被检测;
5、高通量检测、实验流程简便快速;
6、结果精准:精细的定量化分析,并获得动力学参数以获得更多的生物学信息。
当然,BLI也有缺点:①需要将配体固定到尖端表面;② 灵敏度较低(检测灵敏度比SPR低100倍)。
生物膜干涉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测定,可以实现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检测,可以对生物分子进行准确定量以及对生物分子动力学、亲和力进行实时、无标记的分析。
观察蛋白复合物的组装过程;
肿瘤中分子标记物的筛选;
核酸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
检测病毒颗粒与蛋白、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
疫苗中某种微量蛋白的滴度鉴定以及疫苗开发;
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亲和力和动力学测定;
小分子化合物(抗体)的筛选等。
本文为e测试综合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文章
-
2025-03-06 0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