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流式细胞术
2023-03-17 14:05:13 0 499
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可对细胞、微生物等小颗粒物质进行多参数的高速分析、分选。FCM可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具有可定量、灵活、快速等特点,是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之一。
流式细胞仪包括分析型和分选型两种类型,分析型由液流系统、光路检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组成,分选型由液流系统、光路检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分选系统组成。
液流系统:由鞘液流和样品流构成,鞘液流从鞘液桶开始,流过专门的管道进入喷嘴,经过喷嘴的小孔形成稳定的可见液流。
图1:流动室及液流系统
光路检测系统:包括激光、透镜和光学信号检测器。激光从激光器发出,照射到样品流中的细胞会产生散射光,如果细胞上结合有荧光素,若可以被激光激发,荧光素则会向四周发射荧光。散射光信号包括正对激光方向接收的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与激光方向在同一个水平面并与激光成90°角的侧向角散射光(SSC),荧光信号与SSC接收方向相同。
图2:光学系统
分选系统:位于液流可见部分,是在喷嘴处多了一个高速振荡器,在分选过程中使用喷嘴高速振荡,带动从喷嘴流出的可见液流高速振荡,从而使可见液流在下段形成相互独立的液滴而不是连续的液流。
图3:分选系统
检测分析系统:主要是对各个通道收集到的光信号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得到样品中所有细胞的理化特征,最后以各种图谱进行结果展示。
✍ 分析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原理
将待测样品制成单细胞悬液,在鞘液的包裹下进入流式细胞仪内的检测区域,细胞在激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散射和折射,产生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由不同的通道接收。其中前向角散射光(FSC)的强度与细胞直径成正相关,可以理解为细胞直径越大,FSC越强,细胞直径越小,FSC越弱。侧向角散射光(SSC)的强度与细胞内颗粒结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可以理解为细胞内颗粒结构越复杂,SSC越强,细胞内颗粒结构越简单,SSC越弱。而荧光信号的强度则与所待测细胞与荧光染料结合程度有关。
最后计算机分析系统会对接收的不同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检测结果最后用单参数峰、双参数散点图、三维立体图等来表示。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原理
通过分析检测细胞,判断液滴是否需要被分选,然后再这些细胞液滴成为独立液滴前进行相应处理,使这些细胞液滴带上相应电量的电荷,这些带有电荷的独立液滴通过强电场时,则会产生偏移,然后进入到相应的收集管中,其中未被收集的液滴则会作为废液而被处理,从而实现流式分选。
图4:流式细胞分析
速度快:对单个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快速、逐个检测,测量速度可达每秒数千甚至上万个细胞。
灵敏度高:每个细胞上只需带有1000~3000个荧光分子即能检测出来。
多参数:多色荧光染色同时分析单个细胞或生物颗粒的多种特征
精度高:在细胞悬液中检测细胞,比其他技术的变异系数更小,分辨率更高
纯度高:可以把指定特征的细胞分选出来,分选细胞的纯度可达到99%以上。
无害性:能保持细胞不被破坏,进行无害性定性或定量分析和分选。
1. 细胞DNA含量检测:用于细胞周期、细胞倍体以及凋亡的检测。
2.细胞表型分析:细胞用带有荧光的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可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分析荧光细胞含量,也可分析阳性细胞CD分子的相对含量。
3.血小板功能分析与血小板病诊断:通过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术,可以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血小板病。
4.红细胞疾病诊断:网织红细胞技术,用于贫血筛查。
5.细胞内蛋白分析:细胞破膜后将细胞内某一蛋白成分进行荧光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量分析,测出阳性细胞数量和这种蛋白的相对含量。
6.可溶性蛋白检测:用于检测可溶性蛋白的流式细胞技术,将待检蛋白吸附到微球上,与荧光探针结合,测定微球上这种蛋白的荧光强度,与已知微球荧光强度比较,求待测蛋白含量。
7.分选:用荧光探针标记的细胞,可被有效分离出来。
本文为e测试综合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项目推荐
流式细胞分析
推荐文章
-
2024-04-03 0 2332
-
2024-03-26 0 2115
-
这对“神雕侠侣”,又发《Science》!今年第三篇Nature/Science!
2021-10-19 0 1338
-
2021-08-02 1 735
-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他发完《Nature》,隔日再发《Science》!轰动世界!
2021-11-30 0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