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蚌埠医学院首篇《Science》诞生!世界级成果!
2021-12-30 17:20:01 0 1798
一、研究背景
沸石是一种微孔铝硅酸盐矿物,通常被用作商业吸附剂和催化剂。“沸石”一词最初是由瑞典矿物学家Axel Fredrik Cronstedt于1756年提出,他观察到快速加热这种被认为是辉沸石的物质,会从被该物质吸附的水中产生大量蒸汽。基于此,他称这种材料为“沸石”(zeolite)。
沸石是天然存在的,但也可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截至2018年12月,已鉴定出245种独特的沸石骨架,已知有40多种天然沸石骨架。每一种新的沸石结构都经过了国际沸石协会结构委员会的审查,并获得以三个字母命名的名称。
需要具有多维互连超大孔的沸石——由12个以上的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组成的环所限制的孔——来处理大分子。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已经成功地合成了28种超大孔沸石,但是有几个因素限制了它们的适用性。首先,这些沸石中的大多数需要合成锗(Ge),这增加了它们的成本并严重降低了它们的热和水热稳定性。第二,许多是“中断的框架”,而不是真正的沸石。这种框架包含一些不共享所有顶点的四面体,这可能会降低鲁棒性(,并且包含通常会减少孔隙空间的悬空羟基。唯一报道的具有多维超大孔的沸石(-ITV,-CLO,-IFU,-IRY,-IFT)都是本质上稳定性低的间断锗硅酸盐或磷酸镓。在稳定的全连接硅铝酸盐沸石中,没有一种沸石具有多维超大孔系统,但在几十年前发现的拓扑中最多具有12MR大孔(*BEA、FAU和EMT)。最近报道的具有已知SBS和SBS/SBT拓扑结构的铝硅酸盐PST-32和PST-2具有确保良好热稳定性的铝硅酸盐组成,并且它们类似于FAU的孔结构允许它们与这种成功的催化剂竞争。在开发更开放稳定的沸石方面长期缺乏进一步的改进,这可能表明铝硅酸盐表现出的多孔性可能存在某种根本的限制。
二、研究成果
三、图文速递
四、结论与展望
五、文章官网链接
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k3258
本文为e测试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文章
-
集美貌智慧于一身!中国最美女院士今日重磅《Nature》,解决世界难题!
2021-04-25 12 1039
-
2022-07-18 0 1008
-
2022-12-19 0 488
-
金属有机骨架(ZIFs),Nature Materials!
2023-12-27 0 480
-
2023-02-08 0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