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
首页 测试百科 95后女神,清华本科,哈佛博士,又发《Nature》!
95后女神,清华本科,哈佛博士,又发《Nature》!
2022-05-12 16:35:58 0 26
活纤毛通过复杂的弯曲和扭曲的旋转运动搅动、清扫和操纵,并伴有明显的反向弧线。综合模拟这种动态的努力依赖于多材料设计,但面临着在一个结构中编程任意运动或不同行为的限制。近日,哈佛大学Joanna Aizenberg教授团队李姝聪博士等人阐明了多样的、复杂的、非互易的,类似笔画的轨迹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在单一物质系统中出现的。当由具有倾斜于结构轴排列的介晶的光响应液晶弹性体组成的微柱暴露于静态光源时,随着光引发行进的有序到无序的转变前沿,动态舞蹈演变,瞬时将该结构转变为复杂演变的双压电晶片,该双压电晶片通过多级光化学机械反馈扭曲和弯曲。正如理论模型所捕捉到的那样,行进锋不断地重新定向分子、几何和照明轴,产生由一系列扭曲、弯曲、避光和向光性运动组成的路径。在该模型的指导下,作者通过定制参数,包括照射角度、光强度、分子各向异性、微结构几何形状、温度和照射间隔和持续时间,设计了广泛的轨迹。作者进一步展示了这种光化学机械自我调节如何作为基础,通过光介导的柱间通讯,在紧密间隔的微结构阵列中创建自组织变形模式,以及连接微结构的复杂运动,对软机器人,生物医学设备和能量转换材料等领域的自主多模式致动器具有广泛的影响,并对自我调节系统有基本的了解。
相关研究工作以“Self-regulated non-reciprocal motions in single-material microstructur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第一作者为95后李姝聪,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现为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学系博士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4月,她发表了第一篇Nature(Nature 592, 386–391 (2021)),报道了一种两层动态策略实现了细胞微结构基本拓扑结构的系统可逆变换,相隔一年,再发Nature,厉害!
关注公众号【材料PLUS】,后台回复“自我调节”,即可获取文献原文。
本文为e测试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推荐
-
有了这个材料,淡水不再愁!真正造福世界的材料,问鼎《Nature》子刊!
加州理工学院Julia R. Greer教授等人合作开发了一种水凝胶膜,它包含高表面积的分层三维微结构,集两种功能于一体,可用作全天淡水采集器。
2021-06-25 17:46:17 0 226
-
日本茨城筑波国立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了高性能薄膜阴极的创新概念,通过有效的纳米工程方法调整材料特性可以显著提高阴极的电化学性能,从而开发具有高功率输出的下一代SOFC提供前提。
2021-07-06 16:33:40 0 327
-
华东师范大学方俊锋教授课题组通过富铅钙钛矿薄膜的表面硫化,为倒置式太阳能电池构建了稳定的钙钛矿异质结。形成的铅硫键(Pb-S)提升了钙钛矿界面的费米能级,并诱导了额外的电子提取背表面场。所得的反向器件在1.19伏的高开路电压下显示出> 24%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对应于0.36伏的低电压损失。强的铅硫键可以稳定钙钛矿异质结,增强具有相似晶格的钙钛矿结构。表面硫化的器件在85℃老化2200小时或在55±5℃连续光照1000小时下以最大功率点(MPP)运行后,仍保持90%以上的初始PCE。
2022-02-14 17:08:51 0 85
-
科研界不光有科研夫妻,还有科研兄弟!湖南大学今日再发《Nature》!
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通过卷绕vdW异质结构来实现高阶vdW超晶格的简单方法。
2021-03-20 13:12:46 2 717
-
真大神!平均每年一篇Nature/Science,他近日再发《Nature》!
东京大学Takuzo Aida、Hiroshi Sato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三维多孔金属有机晶体,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经纱和纬纱仅通过连锁连接。该多孔晶体由四方晶格组成,随着客体分子的释放、吸收和交换,甚至在低温范围内随温度变化而动态改变其几何形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杨氏模量为1.77±0.16 GPa,在四氢呋喃中杨氏模量为1.63±0.13 GPa,这是目前报道的多孔金属有机晶体中杨氏模量最低的
2021-10-19 16:00:01 0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