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Nature Commun》:新发现!钙钛矿还能这样玩?
2021-04-06 16:09:30 13 1326
研究背景
研究成果
图文速递
为了制造长期稳定,动态可调和多色的智能电子捕获器(ECD),研究人员合成了两种紫精衍生物(MPV和DPV),并将其用于ECD的制造。两种紫精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
图1 两种紫精衍生物合成路线
引入的炔基将与缺电子类建立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图2 是其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
图2 炔基与紫精自由基正阳离子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
图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凝胶类电致变色器件工作示意图
图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凝胶类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最后如图5所示,对室外光线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全天候实时检测。结果显示,光强逐渐升高时,器件的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深;光强逐渐降低时,器件的透明度升高,颜色变浅直至透明,这表明室内外的光线强度达到了平衡。这项研究有望在现代智能玻璃产业中得到应用。
图5 不同光强条件下自供能电致变色器件颜色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双戊炔基取代的紫精DPV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大幅度提升稳定性,可以很好地工作至70,000个循环。这种优异的稳定性归因于紫精自由基种类和炔基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086-7
本文为e测试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推荐文章
-
2022-10-10 0 5367
-
燃爆!武汉理工大学,今日再发《Science》!实力铸就辉煌!
2021-06-19 1 3261
-
2021-05-27 18 2898
-
2021-06-25 0 2737
-
2024-07-11 0 2075